新闻动态
开国少将李真,67岁学习书法,成为著名书法家_将军_字帖_艺术
在1955年我军首次实施授衔的那一年,历史见证了唯一一位女性开国少将的崛起,她的名字是李贞。与她同时期的开国少将中,还有一位名字与她十分相似的将军,名叫李真。与其他众多将领不同,李真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官,还是我军中为数不多的“将军书法家”,兼具文武之才。
李真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家境十分拮据。在他的童年时代,仅在私塾学习了短短六个月,随后便不得不辍学去给地主家放牛,成为一个普通的放牛娃。然而,李真的内心却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他始终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尽管身为放牛娃的他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时常能看到他用木棍在土地上练习写字,这种场景展现了他对知识和技能的渴望与执著。
当李真加入红军后,他的时间大部分都被战斗和军务占据,然而他从未忘记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来阅读和练习书法。他常常对一本字帖爱不释手,乐于沉浸其中,甚至为了临摹练习而宁可舍弃吃饭和休息。多年后,李真将军感慨万千地说:“对我而言,那些字帖和毛笔、宣纸,正如同口粮一般珍贵,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珍宝!”
展开剩余62%1985年,当李真将军在大军区担任要职后光荣离休时,他已67岁,理应享受一个安稳的晚年。然而,他却以更加昂扬的热情投身于书法的艺术世界。李真曾经对家人说道:“我的军事生涯已经划上了句号,但我的艺术之路才刚刚起步。”为了表达自己学习书法的决心,他特意雕刻了一枚印章,上面刻有“六十学书”,象征着他在六十多岁时开始学习书法的坚定信念以及对时间的珍惜。
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李真毫不懈怠,他广泛收集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进行临摹,日复一日地废寝忘食。他不仅追随书法名家的脚步向他们请教,还虚心向新晋的年轻书法家们寻求指导,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在李真看来,任何可以提升他书法技艺的人,都是他值得学习的对象。
李真曾说过:“书法是无声的诗、无声的舞蹈、无声的音乐,每日的练习都让我体会到一种美的快乐。”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他在书法方面的造诣逐渐提高,尤其在隶书和行书方面表现出色,隶书以苍劲古朴闻名,而行书则灵活自如,李真能够轻松自如地在这两种书体之间转换,真堪称“下笔如有神”。
在他的重要创作年份,李真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国内众多展览中引人注目,也在国际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因此他被誉为“将军书法家”。然而,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李真始终保持谦逊,表示:“我还远远称不上‘书法家’,在书法的这条道路上,我依然是个求知的学生,仍有许多东西需要去学习。”
后来的岁月中,李真在艺术界的贡献愈发显著,他曾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理事以及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的代理会长和常务副会长等职务。他把多年来的学习经验进行总结,撰写了《老年人学书法》,这本书如今仍被视为老年人学习书法的经典读物,传承着这位杰出艺术家的智慧与热爱。
发布于:天津市